ga-post 2 [HTML9]

2014-12-10

網路社群媒體真的不利民主嗎?幾點補充與回應

日前發表〈網路世代的選舉:民主政治的未來,好或壞?〉之後,陸陸續續接到幾個零星回應與批評。隨後,這篇文章的簡體版本也引發一些討論。同時,因為剛好在「知乎」(中國大陸的 yahoo 奇摩知識,紅到出專書的知識交換平台)看到有人提問「如何評估臺灣這次選舉對於未來的影響?」,我便把文章當作回答轉貼過去,雖然意外地獲得不少贊同,但亦有答主特地撰文反對我的看法。對於讀者的贊同與欣賞,我深表感謝,也很高興能在這個議題上刺激思考。我也樂見批評與反對的聲音,至少對於民主社會來說,這無疑是健康的討論起點。當然,對於這些相反意見,我有必要正式(但簡短地)回應。

Facebook%2Band%2Bdemocracy%2B1-
臉書會是當前民主的一帖良藥嗎?
(Photo credit: mkhmarketing, CC BY 2.0)

反對意見大致有以下三種:
  • 有反對者認為我支持傳統媒體、忽視傳統媒體的壞處;
  • 也有反對者說我沒有看到社群媒體的優點,例如增加資訊數量與流通…等;
  • 更有反對者直指我在暗示一種精英民主、反對一般大眾發聲的權利。

誠實地說,這些批評可能快速掌握了我的結論,但卻相當程度忽略了論證的過程者——得出結論那些理由。當然,問題可能出在我寫得不好。作為一篇盡可能簡單化與普及化、但仍然相當長的文章,行文難免掛一漏萬,也難免「讀者不友善」,甚至讓人誤會。以下是我的幾個回應,也可作為原文的補充和說明。

我並不是說傳統媒體沒有問題。就像我文中所指,已有學者討論過典型傳統媒體者——電視者——對於民主的作用和效果。我要說的是:社群媒體會放大和加劇這種作用。相較於電視,社群媒體的確有它的好處,例如非單向傳播、讓議題被看到、資訊被揭露,但我的主要提問在於:什麽樣的議題會被大量傳播和討論?很顯然,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臉書的現況,就會發現那些「熱門轉貼」通常不是真正嚴肅的議題,也很少有什麼實質的討論,取而代之的是扣帽子式的互嗆。

我不是說所有形式的社群網路都不利討論,例如 PTT 就有很多討論(雖然使用人口明顯低於臉書)。我要說的是:目前最被看重、看好的社群媒體者——包括原文所舉的 Facebook、Twitter、甚至中國大陸的微博——對民主社會裡公民習慣的養成會有負面效果。正如我在原文中一再強調的,我承認社群媒體可以讓我們覺醒,正如臉書對於太陽花學運的貢獻,但對於民主社會來說,這僅僅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往哪裡走,必須透過漫長和仔細討論,而這些需要花費精力和時間去閱讀、去思考。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停留在第一步帶來的滿足,卻不在意往後的步伐。

我同意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權利(這也是民主投票的基礎假設),也贊成社群媒體對此的貢獻(擴大參與),但參與的「數量」只是民主的其中一個面向——形式。形式常常成為檢視一個國家是否民主的標準,最鮮明的一個就是「能否直選」——這也是香港佔中運動的主軸。但是,這種重視形式/數量的評估,和台灣高等教育五年五百億的邏輯是一樣的:砸錢衝高各種可以計算的指標,尤其是期刊論文數以及引用率。五年五百億政策不能說完全無效,但長期來說卻有嚴重的副作用,並且已經招致「重量不重質」的各種批評和反省。同樣地,民主也需要關注實質/品質的問題,而這與選民的素質息息相關。然而,由於當前社會氣氛強調「公民的勝利」「選民的智慧」…等,竟使得人民變成最難被討論和檢視的一個群體。

proxy?url=http%3A%2F%2F1.bp.blogspot.com%2F-Oaug5X0RjJM%2FVIeIpFjx2fI%2FAAAAAAAAAzA%2FjvM6UQCQlEg%2Fs1600%2Ffacebook-02-
網路社群媒體世代的代表:太陽花學運
(Photo credit: kent Chuang, CC BY-NC-SA 2.0)

有人問我:為何沒有提到臉書的「造謠」現象?事實上,雖有論者認為臉書造謠導致馬英九盡失民心,但我並不同意這個看法。就我來看,臉書本身的機制並無法分辨什麼是謠言、什麼是真相,然後讓謠言被突出、被傳遞。謠言之所以可以在社群媒體快速流傳,主要還是因為謠言的性質——簡單、快速、直覺。所以,你也可以造好的謠言,「神化」某個人就是明顯的例子。不管是好謠或壞謠,關鍵都在臉書本身的技術特質會讓謠言傳遞遠遠多於真相傳遞。這就是為什麼神化 A 和妖化 B 常常同時發生:因為好謠或壞謠同時在臉書快速與大量流傳。相反地,真相從來都不會像謠言這麼輕薄短小,光就一個長期政策來說,它可能歷經數年規劃、經手數個處室,其中的轉折與決定都不是三言兩語就可清楚解釋。這就是為什麼「造謠出張嘴、闢謠跑斷腿」——而且即使腿已跑斷,闢謠文也不會流傳開來。

有沒有例子可以說明臉書這種不利深入討論的技術特質?有:懶人包。為什麼懶人包會在臉書流傳,而不是原來的政策紀錄、判決書、或者研究報告?因為在使用臉書的時候,我們正被框架成一個懶人。除非你有堅強的意識,否則通常的情況是:勤勞的變懶,而懶的更懶。是的,懶人包可以讓人覺醒(請再次想想太陽花學運),但經過臉書所培養的閱聽習慣,很多人往往就停止在懶人包。經過各種簡化與刪減,懶人包很少正確無誤、沒有疑義。如果沒有僅把懶人包當成起點進一步追蹤原件(以及深化討論),那麼我們往往容易做出偏誤的判斷。換句話說,我不反對懶人包,但它不能也不應是思考的終點。

總的來說,我想任何人都會同意,如果民主選舉是決定國家重要職位與政策的必經之途,那麽結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依賴選民的品質。然而,社群媒體的技術特性一方面並不鼓勵選民提昇自身的思辯能力與討論習慣,另一方面也一再突出並餵養某種特定類型的資訊給選民。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民能不能變成「公民」,是一個必須被追問與質疑的問題。這跟支持哪一個政黨或個人並無關係,今天不管任何一個政黨因為善於掌握臉書而獲得壓倒性勝利,我都會提出一樣的看法和質疑。我們不能把科技視為「全看我們怎麼使用」的中性工具,必須注意到特定科技的性質實際上會特別鼓勵某些用法。再說一次:一旦民主選舉過度依賴或者憑藉社群媒體,那麽我們理當小心和注意可能的後果。

proxy?url=http%3A%2F%2F3.bp.blogspot.com%2F-4sRSFBOYC1I%2FVId_zFo9mZI%2FAAAAAAAAAys%2FfhCGV9SkD4Q%2Fs1600%2FFacebook%252Band%252BDemocratic%252BElection%252B1-
掌握臉書可以決定單場選舉的勝敗,但長期依賴臉書卻可能帶來民主的失能(圖片來源: *dans

最後,讓我再多說一點。原文的簡體版本點閱率大約一千、繁體版本點閱率大約四千,然而來自簡體社群的回應遠比來自繁體社群要多。在我來看,這個狀況似乎佐證了我當初寫作〈網路世代的選舉:民主政治的未來,好或壞?〉想要檢討的現象:台灣社會過於沉迷在「網路公民」的神聖想像、歌頌社群媒體對於打倒國民黨的貢獻,卻嚴重忽視依賴社群媒體的民主(與公民)可能造就什麽樣的未來。我相信,這不只是台灣必須面對的課題,當中國大陸(或任何國家)變得越來越開放、選舉越來越增加,同樣的問題終將浮現並困擾著社會。

※本文較為完整的改寫版本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連結